>> 澳门赌博网_现金网游戏-官网 | >> 今日遂昌 | >> 最新动态 |
春风送暖,万物复苏。我县蔡源乡的生态茶园也迎来了春日盛景,绵延的茶山在春光下焕发出勃勃生机。清晨5时,茶农邵丽香已挎上竹篮穿梭在茶垄中,熟练地采摘春茶。“根本不愁卖,茶商都蹲在地头等着收茶青呢!手脚勤快的姐妹一天能挣五百多元。”晨光中,她的笑容和漫山新绿相映生辉。
蔡源,这个藏于浙西南群山中的传统茶乡,如今正凭借独特的生态禀赋和深厚的茶产业基础,通过“品种改良+文化赋能+抱团发展”三重变革,蹚出一条以茶产业升级助推缩小三大差距的共富新路径。
品种改良破困局:
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优质优价”
蔡源乡地处高海拔山区,境内最高海拔1000余米,常年云雾缭绕,日照充沛,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。然而过去因茶树品种单一、茶园疏于管理等原因,“守着金山难变现”的困境长期存在。
2019年,蔡源依托浙江财通证券资管公司的结对帮扶资源,引入专业茶叶技术团队,在其指导下引进龙井43等适生良种,并逐步建立起从茶树育苗、栽培管理、茶叶采摘到加工包装的标准化体系。
“品种改良优化以后,我们高山云雾茶中的叶绿素、氨基酸和芳香物质普遍比普通茶叶高,冲泡后茶汤茶香浓郁,入口鲜爽甘甜,在市场上很受欢迎,很多茶商都提前预订,指定要蔡源的茶叶。”邵丽香告诉记者,高海拔山区的茶叶不仅品质好,而且产量有限,稀缺性也使得他们的茶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。“这几天龙井茶青最高能卖到270元/公斤,我家4亩茶园,整个春茶期采下来能有近6万元的收入。”
共富茶厂凝聚发展合力: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
与茶农一样,位于永兴村的蔡源乡“共富茶厂”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。走进车间,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,各类制茶设备高速运转,工人们各司其职地忙碌着,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。
据了解,蔡源乡现有茶叶种植面积4400亩,从事茶产业人数1000余人,但过去各家各户茶叶均以自产自销为主,不仅效率低,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,很难卖上好价钱。为此,蔡源乡联合财通证券资管公司成立“一亩茶园”共富基金,投入200万元建设“共富茶厂”,并引入先进制茶设备和技术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抱团共赢”。“茶厂整合了周边四个行政村的茶青资源,通过统一加工、统一品控、统一包装、统一营销,降低加工环节损耗率,打造出包含‘红妆’红茶、‘素裹’绿茶在内的‘雲笺’系列茶产品,大大提升了蔡源高山云雾茶的市场辨识度。”蔡源乡“共富茶厂”负责人吴存发说,茶厂还优先雇佣本地村民从事生产工作,并通过“租金+分红”的模式,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万余元。
“自从有了‘共富茶厂’,我们只需要把茶青卖给茶厂,茶厂会统一加工销售,价格也更有保障。”茶农詹丽芬一边把刚采的茶青过磅入库,一边告诉记者,“共富茶厂”还定期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、茶艺培训等活动,提升茶农技能水平,助推茶产业蓬勃发展。“我现在不仅会种茶、采茶,还能制茶呢!”
文化IP激活千年茶脉:
从“粗放经营”到“文化赋能”
连日来,永兴村“一亩茶园”观景台上游人如织。来自杭州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架起设备,镜头里绵延起伏的青山、层层叠翠的茶田和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交相辉映,勾勒出一幅美不胜收的乡村田园画卷。“蔡源不光景美,茶也香,这一趟来得很值,我还买了两盒‘雲笺’茶礼盒带回去送茶友。”张先生说。
近年来,蔡源立足优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,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,整合“蔡和脸谱”“蔡和班”等非遗资源,推出“雲笺”系列茶产品,打造贯穿“一亩茶园”的溯溪路线和网红打卡地,推动茶产业与旅游、康养、文化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,激发山乡新活力。
“现在我们不仅卖茶叶,还卖文化、卖体验。”吴存发说,“通过非遗文化赋能,我们的茶叶附加值更高了,游客们不仅能品尝到高品质的高山茶叶,还能深入了解蔡和文化的独特魅力。”
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,从分散经营到握指成拳,这座曾经“靠天吃饭”的传统茶乡,如今正借着一片绿叶,书写属于自己的共富故事。“下步,我们计划联合茶叶技术团队研发夏秋茶深加工产品,延伸下游产业链,同时开发采制体验、古居品茗等沉浸式项目,打造‘茶旅研学’线路,力争2025年茶产业综合产值增幅实现15%以上。”蔡源乡党委副书记、乡长罗根爱说。